“英属印度扩张战略与克什米尔问题的形成”
2021年6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姚远梅副教授做客四川大学中国南亚研究中心“南亚论坛:前沿讲座”第六讲,为我校师生分享“英属印度扩张战略与克什米尔问题的形成”。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黄云松研究员主持讲座,中国南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邱永辉教授等校内师生参加了讲座。
姚远梅副教授主要从英属印度扩张战略的提出、英印当局在克区的扩张策略以及由此带来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三部分内容着手,溯源了克什米尔问题的历史由来,探究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对中印巴三边关系以及南亚地区局势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姚远梅副教授讲述了19世纪英属印度提出的“科学边疆”战略,即拟将当时印度边界从沿兴都库什、克什米尔和喜马拉雅山脚下一线,向外侧前移至战略与军事上“科学”保护英印的地方。英殖民者通过与土邦签约、地图划线和建立缓冲区等手段,形成保护印度殖民地的三道防线——“行政边界”、“防御边界”和“战略边界”。英属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扩张策略分为三个阶段,主要通过地图划线来推进:第一阶段是创建“查谟——克什米尔土邦”;第二阶段是强行将坎巨提、吉尔吉特和巴尔蒂斯坦等喀喇昆仑山区的小王国划进克什米尔地图,创建“大克什米尔”;第三阶段是在中国与克什米尔边境草拟多条地图边界线,包括“约翰逊线”、“阿尔达线”、“马继业—窦纳乐线”等。
因地图划线缺乏合法性,且没有现地实控,所以英殖民者撤出后,中国与克什米尔边境属于“未定边界”,克什米尔土邦归属问题复杂难解,1948年联合国决议规定克区是印巴间有争议的领土,未来由克区人民自己决定。而随着1954年印度宪法370和35A条款规定“查谟和克什米尔”在印度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印正式将克什米尔土邦纳入印度版图,但这一地区仍然是印巴争议区。中国与克什米尔边界问题也演化为中印边界西段问题,尤其是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后,这一问题一直成为困扰中印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019年印度宣布废除宪法370条款,引发克区局势骤变,印巴再度剑拔弩张,而中印关系也随着去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的发生陷入低谷。总之,克什米尔问题由来已久且极难解决,不仅牵动着中印巴三国的神经,也影响着南亚地区的安全局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后,邱永辉研究员做了总结发言,姚远梅副教授与在座的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