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亚研究中心举行《中印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政策与合作》报告发布会
中国南亚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2-12-14  

       2022年12月10日上午,四川大学中国南亚研究中心在线举行《中印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政策与合作》报告发布会,报告由四川大学中国南亚研究中心杨翠柏教授团队和印度国家海洋基金会普什帕·巴贾杰(Pushp Bajaj)研究员团队联合撰写。四川大学副校长、中国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姚乐野教授,中国南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邱永辉教授,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黄云松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荣鹰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胡仕胜研究员,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研究员,中国南亚研究中心杨翠柏教授团队等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环球网、凤凰周刊、凤凰网、红星新闻等媒体的嘉宾出席了发布会。

       首先,四川大学副校长、中心主任姚乐野在发布会上致辞,姚乐野副校长指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客观需求,中印两国同时作为发展中大国与碳排放大国,同时也是受气候变化最大影响的两个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上有着一致的愿景。姚乐野副校长对杨翠柏教授团队和普什帕·巴贾杰博士团队联合取得的研究成果表示衷心祝贺和感谢,报告作为中印两国顶级智库合作研究成果发表,望有助于引导中印两国舆论在当前形势下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印合作的前景,开启后疫情时代中印两国学界和智库深度合作的大门,促进对更多元、更广泛的议题展开中印度合作探讨,为中印关系的和谐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中印智库应有的贡献。

       荣鹰、胡仕胜、钱峰等专家分别对报告进行点评。荣鹰研究员表示,中印两国学者的联合报告在近几年的南亚研究以及中印关系研究领域上并不常见,但本次通过四川大学中国南亚中心团队与印度海洋基金会历时一年多卓有成效地合作,很好地完成了一份内容翔实、论证充足、且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报告。这份报告为中印两国在共同解决如气候变化这类全球性问题上提供了良好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提出相应建议。荣鹰研究员还指出,希望通过此次发布会让更多人了解到气候变暖的紧迫性,让更多人看到中印在应对气候变暖等全人类关切的议题上的广阔合作空间。从这份报告看出,中国在二十大之后,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印度也将在明年开始担任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可以预见,应对气候变化也将成为两国共同设置国际议题的重要方向。希望这份联合报告能够促进中印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和其他全球性问题上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合作。

       胡仕胜研究员认为,这份详实客观的报告,能为两国政府的有关部门乃至明年召开的G20峰会的议题设置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在全球性极端气候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人类生存构成巨大挑战的当下,妨碍中印两国合作的双边分歧不值一提。近年来肆虐全球的大疫情和今年南亚极端反常气候的出现,无不表明人类共同家园的治理需要全人类的合作协调,也同时印证了这份研究报告的重要性。中印两国需要超越现有的双边分歧,承担起大国责任,发挥大国作用;中印同是人口大国、经济大国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有能力改变世界的格局,更有能力改变地球的面貌,两国若能在攸关人类前途命运的气候变化问题上通力合作,将是全人类的幸事。从这个意义而言,中印气变合作才是真正具有了超越双边范畴的意义,具有全球的、全人类的意义。关键是,中印两国还拥有类似的文明观、发展观,两国合作不存在理念上的障碍,比如,中国讲“天人合一”,印度讲“天下一家”(vasudhaiv, Kutumbakam)。当前,两国政府发展理念也是相通的,中国主张“绿色发展”,莫迪总理提出“绿色电网倡议”的口号。两国政府的发展理念也是相通的。而且,两国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敦促美西方承担其应有的历史责任,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促成国际社会的精诚团结。这份报告已经开启了中印两国间的高质量合作,这只是开始,希望看到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合作。

       钱峰研究员认为,这份由中印两国学者联合撰写的研究报告在国内南亚研究学界开创了一个很好的先例,是一次成功的创新 。目前,中印两国关系面临数十年来最为严重的挑战和困难,虽然双边关系有所上升,但仍处于低谷徘徊,突出表现在前进动能缺乏,合作抓手缺失。现在中国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与印方合作,联合撰写的这份报告切合实际与时机,选题适应现实要求。中印是在气候变化领域备受关注的两个大国,报告全面梳理了中印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主张、战略构想以及行动计划,对近年来两国各自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实践予以了客观评价,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两国在气变领域的合作建议,涉及低碳合作、技术创新、产业对接等,有较强的问题导向意识。

       随后,报告主编杨翠柏教授对报告的背景、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价值等作了较为全面的阐释。杨翠柏教授表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中国和印度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体量,是世界上两个主要碳排放大国。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两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和印度同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拥有一致的立场和目标;中印双边关系也在通过持续性对话不断改善,两国在未来有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深度合作。在此背景下,四川大学中国南亚研究中心和印度国家海洋基金会以“中印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政策与合作”为主题展开了联合研究。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立场。中国长期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不仅在国内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和行动,还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不论是气候变化国际会议、气候雄心峰会,还是气候变化区域性合作,都有中国的身影,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协调国际气候合作上具有坚定决心和积极行动。报告第二部分由印度国家海洋基金会两位专家完成,本部分向我们展示了印度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行动,以及其背后深刻的现实需求和社会背景;同时从国际参与来看,印度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立场经历了一个转化过程,现如今印度将自身定位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负责任的全球参与者,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积极推动国家间和区域气候合作。报告第三部分主要展望了“中国和印度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前景”。报告首先从中印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宏观战略层面出发,梳理了两国低碳、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政策导向和目标愿景。然后从全球治理体系视角来阐发,中国和印度作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需求、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立场、作为多边气候合作参与者的积极态度,报告提出中印两国可以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完善、喜马拉雅生态生态环境保护、低碳发展、农业可持续生产、新能源使用和技术开发等方面领域展开务实合作。


       报告全文链接:中印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政策与合作